本教案以時尚產業與水資源消耗為核心議題,透過跨領域學習與探究式教學,引導學生認識衣物生產的水足跡,並思考自身消費行為對環境的影響。課程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特別是 SDG 6(淨水及衛生)、SDG 12(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)、SDG 13(氣候行動),希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與行動力,促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永續的消費選擇。
一、課程架構與設計
本課程共分三節,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探索時尚產業與水資源的關聯,並提供實際解決方案:
(一)第一節課:水足跡與時尚產業的關聯
1.介紹「水足跡」的概念,讓學生理解衣物生產過程中隱藏的水資源消耗。
2.透過數據與案例分析,探討時尚產業如何影響全球水資源分配。
3.讓學生比較不同衣物材質的水足跡,思考哪些材質較具環保特性。
4.討論全球水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及其對不同地區的影響。
(二)第二節課:快時尚對環境的衝擊與消費選擇
1.認識「快時尚」的特徵與其對水資源、污染與碳排放的影響。
2.分析快時尚與永續時尚品牌的生產模式,了解企業如何實踐環保理念。
3.透過個案討論與角色扮演,讓學生思考消費者行為對環境的影響。
4.鼓勵學生反思自身的消費習慣,並探索更負責任的購物選擇,如購買環保品牌、延長衣物壽命或參與舊衣回收。
(三)第三節課:從知識到行動—設計永續時尚方案
1.讓學生回顧前兩節課所學,並思考自身能夠採取的環保行動。
2.指導學生規劃個人或團隊的永續時尚行動方案,例如衣物改造、二手交換、舊衣回收計畫等。
3.透過實作活動,讓學生動手改造舊衣,體驗創意環保時尚的可能性。
4.進行成果發表,分享學習心得與行動計畫,鼓勵學生將環保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。
二、學習目標
1.認知面:理解時尚產業對水資源與環境的影響,並認識水足跡的概念。
2.情意面:提升學生對永續消費的關注,並建立環保責任感。
3.技能面:培養數據分析、問題解決與環保行動規劃能力,並實踐舊衣改造的創意思維。
三、教學特色
1.跨領域學習:結合環境科學、社會經濟與時尚設計,讓學生從多角度探討水資源議題。
2.問題導向學習(PBL):透過數據分析、案例探討與小組討論,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並尋找解決方案。
3.行動導向:透過舊衣改造與行動方案設計,鼓勵學生實踐環保理念,從「知道」到「行動」。
四、課程目標
本教案希望透過知識學習、態度轉變與行動實踐,讓學生在未來的消費決策中做出更永續的選擇,為環境保護貢獻心力,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,並培養負責任的全球公民意識。
關鍵字:
水足跡
快時尚
永續時尚
負責任的消費
環境永續行動方案
作品所屬領域:
社會科學
淨水及衛生 責任消費及生產 氣候行動